婴儿睡觉不踏实(孩子睡不踏实)

博主:yunmamiyunmami 2023-10-22 43 0条评论
摘要: 我们都知道睡眠很重要,人的一*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,对于孩子来说,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体格发育、提高身体抵抗力、有利于大脑发育,所以妈妈们都会特别注重孩子的睡眠。有的妈...

我们都知道睡眠很重要,人的一*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,对于孩子来说,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体格发育、提高身体抵抗力、有利于大脑发育,所以妈妈们都会特别注重孩子的睡眠。

有的妈妈说孩子的睡眠质量特别好,在两三个月的时候就能一觉睡到大天亮。有的则相反,好几岁了还是一个睡渣,晚上总是醒来,睡不踏实,哭哭啼啼。

如果家里有一个睡渣孩子,妈妈不得不频繁夜醒照顾孩子。所以孩子睡眠不踏实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发育,同样会影响妈妈的休息,妈妈对此也是苦不堪言。

为什么有的孩子晚上睡觉很不踏实而有的孩子却能一觉睡到天亮呢?这和很多因素有关系,要想孩子拥有一个好的睡眠,有针对性地解决会取得一些成果。

孩子的睡眠质量和哪些因素有关

  • 孩子的气质类型

我们常说一个孩子一个样,还真是这样,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不同,睡眠质量也不同。孩子的气质类型分为困难型、容易型和混合型。

困难型的孩子很容易烦躁发脾气,对环境和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差,一旦遇到一些小的问题,比如环境变化、衣服不舒服等情况,就会睡不踏实。

容易型的孩子比较懂得调节自己的自己的情绪,适应能力很好,如果同样出现环境变化、衣服不舒服等问题,反应就不会特别激烈,睡眠质量就高。

混合型的孩子介于困难型和容易型之间,有些情况会影响他的睡眠,有些情况则不会对他形成干扰,所以睡眠质量也是时好时坏。

  • 孩子是否有夜奶的习惯

如果孩子有吃夜奶的习惯,睡觉的时候醒来就是为了吃夜奶。这是一种习惯,也是一种心理需求,如果不吃夜奶,这一晚上都会睡得不踏实。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夜奶的问题导致睡不踏实,如果孩子频繁醒来就为了吃一口夜奶,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。

  • 家长是否干扰了孩子的睡眠

自从有了孩子之后,妈妈们变得特别警觉,只要孩子一翻身,立马就能感受到,然后赶紧爬起来安抚孩子。其实孩子翻身不一定是要醒,可能只是换换姿势,让自己更舒服。我们自己在睡觉的时候也是这样,睡的时候是侧躺的,醒来可能就是平躺,自己并不知道姿势改变。

睡眠的时候是深睡眠和浅睡眠交替进行,浅睡眠会出现眼皮动、手脚动、翻身等现象。孩子在刚出*的时候,深浅睡眠的比例是1:1,随着年龄的增长,浅睡眠时间减少,深睡眠时间增加,会睡得更安静,到了3岁左右,浅睡眠不会超过总睡眠的三分之一。

如果错把孩子的浅睡眠当成是孩子醒来,马上抱起喂奶、安抚等,就会干扰孩子的睡眠,让他无法自己接着睡觉,真的就是醒来了,从而破坏了孩子自己接觉的能力。

  • 白天睡得太多

还有的妈妈不仅带孩子,还要工作。白天的时候特别希望孩子能多睡一会儿,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工作。比如当孩子睡午觉的时候,到了时间醒来,结果妈妈却又抱着孩子或者搂着孩子继续哄睡,孩子又继续睡起来。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是相对固定的,如果白天睡得多,晚上的睡眠时间就会减少,所以晚上睡不踏实也很正常。

  • 孩子的能量没有得到释放

孩子在出*之后就会顺序发展自己的大运动,抬头、翻身、坐起、爬行、行走,孩子这个阶段浑身充满了能量,如果不及时给孩子提供运动机会,孩子的能量无法得到释放,晚上就会睡得不踏实。

比如孩子在学翻身的时候,白天没有给孩子提供更多翻身的机会,孩子在晚上就会自己偷偷练习。每次当你醒来的时候,就会发现孩子已经改变了自己的位置,从床的这头转到了床的那一头,很多妈妈害怕孩子坠落下床,都会安装护栏。我就是在孩子3个月的时候安装的护栏,因为孩子那时候总是满床转圈,睡不踏实。

如何让孩子一觉睡到大天亮

  • 给予孩子安全感

对于困难型的孩子来说,最需要的就是给予安全感,建立起亲密的母婴依恋关系,让孩子感到安全,孩子睡眠质量就会好很多。

妈妈要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,关注孩子的情绪,及时给予安抚。有的妈妈比较信奉哭声免疫法,认为孩子哭够了就是自我安抚了,会变得听话。但这种做法严重影响孩子对妈妈的信任度,降低安全感指数,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。发明这套理论的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·华*,他自己的孩子都相继出现了行为问题。

心理学家哈洛的“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”表明,细心呵护、在妈妈怀抱里得到安全感的孩子会更加适应社会,缺乏母爱的人成年后容易出现心理障碍。

正确的做法是:孩子在1岁以内时,如果孩子哭要马上抱起来安慰。孩子在1岁以后,也要及时去关注孩子哭的原因。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都能得到充足的安全感。

  • 在适当的时候戒掉夜奶

世卫组织的建议是如果有条件母乳喂养可到2岁,这是从有利于孩子身体发育提出的建议。但是如果孩子因为吃夜奶频繁醒来,睡眠不足同样影响身体发育。可以观察孩子的情况,决定是否要戒夜奶。

如果孩子醒来只是吃几口奶就睡去,吃的很少,时间很短,或者听不到吞咽的声音。这种情况表明孩子并不是因为饿,而是一种心理需求,想得到安慰而吃,那这样就可以戒掉夜奶了。

  • 注意哄睡方式

我们了解到孩子的睡眠模式,就要注意哄睡的方式。当孩子半夜醒来的时候,首先要观察孩子,不急于去哄睡。

如果孩子睁开眼睛、翻身,没有哭闹,说明孩子只是处于浅睡眠状态,他自己有能力调整到深睡眠,一会儿就能继续安静地睡着。如果孩子哭着叫妈妈,那就是需要妈妈安抚自己,这时再去安抚就会帮助孩子进入睡眠状态。

  • 建立良好的睡眠规律

我国《育婴师》培训教材总结了婴幼儿的睡眠次数和时间。

孩子刚出*的时候,多数时间在睡眠,每天睡16-20个小时,每个睡眠周期是0.5-1小时,频繁醒来是很正常的,不属于睡不踏实。

2-6个月的时候,白天一次睡1.5-2小时,晚上睡8-10小时,每天睡3-4次。

7-12个月的时候,白天一次睡2-2.5小时,晚上睡10小时,每天睡2-3次。

1-3岁的时候,白天一次睡1.5-2小时,晚上睡10小时,每天睡1-2次。孩子在1岁以后白天只睡一次午觉。夜醒的次数大大减少,一般醒1-2次很正常。

每个孩子的气质不同、家庭环境不同,睡眠规律不会完全相同,但是都会形成自己的规律。可以在上述规律的基础上,由孩子自己建立规律的睡眠。重在规律,比如几乎每次都是晚上8点睡觉,第二天6点醒来。孩子形成稳定的*物钟,睡眠质量就能充分保证。

孩子拥有良好的睡眠规律后,可以达到这样的状态:醒来的时候状态很好、精力充沛、食欲正常、体重身高增长正常,就说明睡眠规律是合适的。

  • 带孩子多运动

不管是多大的孩子都有运动需求,对于婴儿来说,在不同的月龄会发展不同的大运动,妈妈们每天都要让宝宝多多练习,从而消耗身体的能量,让大脑皮层感到疲劳,晚上能睡个好觉。

1-2个月练习抬头

4个月左右练习翻身

6个月左右练习坐

8个月左右练习爬行

10个月左右练习站立

12个月左右练习行走

已经会走路的宝宝可以进行更多的运动,二宝会走路以后,每天都泡在公园里玩几个小时,睡眠质量改进很多,睡得早睡得沉。

美国运动与体育协会建议,1-3岁的孩子每天不少于30分钟结构化身体运动,也就是大人安排的运动,比如玩起、跑跳等。另外,还要进行适当的自由活动,如玩滑梯、荡秋千等,总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3个小时。

《学龄前儿童运动指南》强调,3-6岁的孩子每天累计3小时以上的运动,中等强度运动不少于1小时,户外运动至少2个小时。

上面所提到的各个因素是一种普遍现象,如果孩子*病同样会影响睡眠质量,这是一个个例现象,每个妈妈都会小心呵护*病中的孩子,所以就无需做过多的强调。妈妈们同样也会重视孩子的睡眠环境,给孩子准备合适的床铺、被褥、衣服,也是保证孩子睡眠质量的必要条件,相信这些每个妈妈都能做到。

排除*病、环境的影响,妈妈们再注意给孩子很好的安全感、及时戒掉、找准安抚时机、多带孩子外出运动,孩子肯定会从一个睡渣变成睡神,一觉睡到大天亮不是神话。

浮窗式百度分享代码,请勿使用文字或图标